欢迎访问新疆新闻热线  今天是 2025年02月06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对上海中考作文导语用词的再探讨及对该作文题的简析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四十七期(总第817期)


昨天的公众号文章《》,讨论了一下今年上海中考作文题中的“一滩水”是否该写作“一摊水”的问题,然后,又由读者留言引发出来了一些新问题。

重现一下上海中考作文题:


假如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来认识这滩水。成长,就是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或拓宽眼界,或增长才干,或发现规律……同时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取水”方式。 请以“我也是个取水人”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

读者的留言是这样的:

想象一下,要从一滩水里面取水,除了跪着舔可就没别的方法喽。

明显能看得出这个留言有很强的戏谑色彩,不过,这也引发了我的另外一个思考。我为该留言做了下面这样一条回复:

这个脑洞开得够大。如果不用“滩”作为量词,还有什么词更合适吗?值得想一想。

之后,就陆陆续续有读者做了一些留言,谈应该用什么词来作为量词,修饰限制这个“水”字。我在看读者留言的同时,也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尽可能找到更多的可以用来修饰限制“水”的量词。主要有如下常见表达:

一滴水 一口水 一碗水 一杯水 一桶水 一升水 一吨水 一壶水 一缸水 一瓢水 一瓶水 一锅水 一畦水 一池水 一摊(滩)水 一汪水 一泓水 一湾水……

然后,回到上海中考作文导语这个具体语境,看看用哪一个量词更为合适。

“假如世界是一滩无形的水”,这句话的主语是世界,宾语是水,在“水”之前,还有定语“无形”,这些都构成对“水”所使用的量词的限定条件。

虽然有“纳须弥于芥子”的说法,但一般而言,会默认为“世界”是大的,而不是小的。再加上“无形”这个限制,所以,前面所列的那些量词,直到“一锅水”之前,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排除,要么是太小,要么是有形。

那“一畦水”“一池水”如何呢?固然比前面的那些量词大一些,但也大得有限,把世界假如成这样的数量级的水,仍显别扭。因此,也要排除掉。

那“一摊(滩)水”如何呢?固然是广大之意以及无形之意有了,但是却让人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浅”来了,所以,在这个地方取水真有可能会在方式方法上受到很多限制。不过,学生如果想到这一层,说不定也会从这个角度上做文章,也算是虽有所失,但亦有所得。

那“一汪水”如何呢?虽然“汪”的本义是水深而广,比如汪洋大海。但“汪”在做量词时,常用的语境是一汪清水、两汪眼泪、一汪鲜血等,用这个表示液体积聚的“汪”做量词时,不再让人有“水深而广”的感觉,而偏向于小水洼。《通俗文》中解释:渟水曰汪,意指污浊的小水坑。所以,“一汪水”从大小上来说与“世界”这个表达不大相符,而且,“污浊”这个意思也不大能让人接受,毕竟世界之水不可能只有浊水。

那用“一泓水”如何呢?“泓”的本义是水深而广。而且,“泓”又确实可以做量词来使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清水一道或一片叫—泓”,所以,虽然“泓”在大小或者形状上符合要求,但却只能用来修饰清水,这就欠点意思。毕竟,就如上段所讲,世界之水不能只有浊水一样,显然也不能只有清水。

最后只剩下“一湾水”,“一湾水”既没有明确大小,也没有明确清浊。不过,稍微欠缺一点儿的是这个“湾”字本义是“河水弯曲处”,在大多数人的感觉里是有形的,而不是无形的。这就比较遗憾了。

最终用哪一个好呢?多方比较之下,我倾向于用“泓”,虽然“泓”常用来说清水,但也不是一定。比如,“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唐 李贺《梦天》)“晓过扶桑水一泓,下视中州尘九点。”(北宋 张方平《瑶池宴曲》)“勿笑一泓水,能生六合云。”(南宋 刘克庄《宿山中十首 其六》这些诗句中的“一泓”虽然很大可能是清水,但也没有完全明确一定是清水吧。

不知道各位神通广大的网友,是不是还有更好量词可供选择,如果有,一定在文章后留言告诉我。

我不知道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的命题人,在讨论这个作文导语时,是否曾经有过我这么多的纠结。不过,我不纠结他们是否纠结,因为我在纠结用什么量词的过程之中,其实是在相当程度上加深了对这个作文题目的理解。

“我也是个取水人”这个作文题,是一个比喻性的题目,通过导语的解释,学生应该意识到这个题目是要写关于成长的话题。只不过是用“水”来作比而已,一说到“取水”,这就涉及在哪里取水,取什么水质的水,取水的数量是多少,用什么方法取水等多种问题的思考。而以上这些问题,其实在前面考虑量词的使用时,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了。翻来覆去地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恰恰就是作文立意剪裁的过程。

上海的这道中考作文题,一定程度上并不比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的难度低。虽然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不大难,但要想写出高水平的好文章,则需要很强的思维力度。

附上海2014高考作文题: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我的视频号,最近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马上就要618了,送一点儿福利给大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新疆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