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新闻热线  今天是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语文课是讲得越深入越好,越透彻越好吗?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五期(总第775期)

在正文之前,先做一个在线分享的广而告之。今天(1月11晚7点),我将在“光明社教育家视频号”和“光明少年杂志视频号”两个视频号同时直播,做一个主题为“用减法教语文,为能力做加法”的教育教学分享。欢迎感兴趣的老师、家长以及同学届时收看。具体可以扫描下面的海报二维码预约。

【正文】

看到题目中这样一个问题,诸位准备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心中的答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很多人觉得语文课应该讲得越深入越好,越透彻越好呢?是不是觉得唯有如此,才能显示出一个好老师的水平来,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老师呢?

十几二十年前,我也这么觉得,所以,我尽一切努力把语文课讲深讲透,甚至把讲深讲透当成一个终极目标来追求。但最近这几年,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为例,大家对《背影》这一课的印象是怎样的呢?是只记住了“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句话,还是真正从文章中深深感受到了如山的父爱呢?

我抽出文章中的若干语段,提几个问题,看看诸位是如何理解的。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个轻松,是真轻松呢,还是不轻松呢?你能站在父亲的角度体会到既轻松又不轻松的感觉吗?一方面,从具体的完成了买橘子这件事上来说是轻松的,因为为孩子做了一件事,所以心里感到轻松;另一方面,因为孩子远行自己很担心,又加上自己失业,担心无法支撑孩子的学业以及家庭的未来,因此并不轻松,但这种忧虑又不想被孩子看出来,所以只能是故作轻松。

这个既轻松又不轻松的心理矛盾,对一个初二学生——十三十四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就特别难。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两处议论是跳出文章原有的叙事节奏,作者以现在的视角来回看当年,表达强烈的自责之感。为什么当年不能理解的父爱,现在就能理解了呢?

至少有三点原因,一个是作者自身年龄的增长,一个是他自己也有了儿子,所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还有一个是父亲即将离世,“当时只道是寻常”,当时间所剩无几,原本极为寻常的很多事情,就变得极为宝贵起来。

这个问题,对初二的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比前一个更难,他们能比较容易想到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稍稍引导,他们也能想到,但第三个原因,即使文章最末非常明显地讲到,学生也无法意识到,因为他们的阅历还远远没到。

回忆一下我自己读《背影》一课的感受,当我还是学生时,我的老师怎么讲《背影》的,我自己完全不记得,没有任何印象,也没有觉得《背影》有多打动人心。但到后来,大学毕业,我刚刚工作,父亲就因病离世,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完全无法讲《背影》这一课,讲着讲着,就会在课堂上止不住地失声痛哭,会让学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他们不能理解老师为什么会痛哭。再到后来,我结婚了,生子了,再讲这一课时,就有了更深入的感受。即使是现在这样做一些冷静的记录和思考,依然会有抑制不住想要流泪的冲动。可以说,这时候,我是真正读懂了《背影》。

回到是不是该讲深讲透这个问题上来,可能有人会说,你把这些认识和感受,讲给学生听,他们不就懂了吗?不就理解了吗?那只不过是看似懂了,看似理解了,实际上他们不过是记住了一些“答案”而已,并没有真正理解,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因为当阅历不到的时候,很多思考和感受就不会有。所谓“感同身受”,是只有“身受”了,然后才能真正“感同”,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和体会。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现在讲《背影》时,不会纠结于把这一课讲得有多深入多透彻,而是建议学生踏踏实实地至少自己读四五遍《背影》,不是说读的遍数多了就理解了,而是读的遍数多了,对这篇文章有深刻印象了,然后将来在阅历上具备了理解和感受的能力时,因为在记忆中储备了这篇文章,就有机会能拿出来“反刍”。

我只是以《背影》一课为例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其实,类似的思考和做法,应该拓展到更大的范围。今天老师们获得各种备课资料的渠道太丰富了,于是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看似很深入的关于课文的分析都一股脑儿地拿来讲给学生听。但很大程度上,那不过是老师理解了而已,并不是学生真的理解了。

还需要考虑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因材施教,除了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给予不同的引导之外,还要考虑一个“时”的问题,包括学生所处的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阅历等等,如果超越了这个“时”,总是想拔苗助长,反而无法达成预期的教育效果。

接下来,善于思考的读者,可能还会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学生的年龄和阅历都达到了,他足以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于是老师就要尽可能讲到学生现有阶段所能触达的水平呢?

我的答案也是否定的。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不能给学生多一点儿时间,保留足够的思考的余地,非要争分夺秒地灌输,掰开揉碎了来讲,结果会怎样呢?学生越来越只等着记忆一些结论,越来越懒于思考,彻底无法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了,这么说绝对不是要为老师讲不深,讲不透找个借口。一个优秀的老师,既要具备讲深讲透的能力,又要心存“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教育思想。

【自带广告】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新疆新闻热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